|
楼主 |
发表于 2025-10-9 17:37:31
|
显示全部楼层
出游人次虽创新高,但消费却降级,人均消费同比下滑13%,多数人都在“抠着花钱”。
旅游人数8.88亿,总消费8090亿,看似风光,其实人均每天仅113.9元。
这数据一出来,假期预热的消费股纷纷“哑火”。
说到底,现在市场是典型的“结构牛”:
你要是拿着新能源、AI、有色这些龙头,可能天天笑开花;
可要是死守白酒、地产、金融,那就得做好“心态修炼”。
三、3900点:十年三遇,历史时刻!
3900这个位置,在A股30多年历史中,只出现过三次:
第一次是2007年5月8日;
第二次是2015年4月7日;
第三次,就是今天——2025年10月9日。
从4月3040点起步,到5月3400、7月3600、8月3800,9月稍作整理,10月首日直接破3900!
可见这轮行情的力量相当稳健——不像2015那样靠“杠杆猛冲”,这次更像是“结构慢牛”。
但说实话,这种“指数牛、结构牛”的格局,也让很多人焦虑。
因为——
你看到指数天天涨,却发现自己的股票一动不动;
甚至有种“别人家孩子考满分,我家孩子还在补考”的窘境。
不少人担心:
要是哪天上证真冲4000、5000、甚至6000,自己还在3000点的票上出不来,那岂不是彻底无缘这轮牛?
这种担心不无道理。毕竟现在市场风格太极端,热门资金集中在少数方向,形成了所谓“小登行情”,而“老登”板块只能干瞪眼。
四、铭哥三点建议:行情虽火,但心态要稳
分散一点,不要太单押。
市场轮动太快,东方不亮西方亮。适当分散持仓,能让你心态更平衡。
低位股别急,时间是朋友。
有些低估值、低位置的板块,现在不涨不代表没机会。
等到高位板块见顶,它们往往能接力。躺平、等风来,未必是坏策略。
热门板块敢玩,但要有“狼性”心脏。
热点资金炒得猛,涨快跌也快。
如果要跟风,就要敢上敢下,别恋战。
现在市场资金就这么多,小登们在舞台中央,老登暂时没戏唱。
但行情总是轮回的——当小登累了,老登自然登场。
投资嘛,有时候就像暗恋女神——你得有备胎的觉悟,等她失恋那天,你才有机会。
五、出口管制升级,中国亮剑!
盘后重磅消息:商务部、海关总署连发4则公告,涉及超硬材料、稀土、锂电池等出口管制。
这波动作明显是对前几天美方扩大制裁的回应。
美国卡我们芯片,我们就卡它芯片原料——这是资源之争,也是一场战略博弈。
此次管制首次延伸到境外:只要产品中含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.1%,都必须经过审批!
要知道,中国在锂电池全球产能占比超60%,石墨负极占90%,稀土产量更是全球九成。
这意味着我们握有“原材料王国”的主导权。
这一步,不只是反击,更是布局。
从“产能输出”到“技术规则制定”,中国正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战略筹码——
既能稳住产业链话语权,又能防止内卷低价竞争,简直一箭双雕。
稀土、锂电、人造钻石、石墨等方向后续仍是重点风口,只不过短线涨幅太猛,别盲目追高。
六、券商“去杠杆”风波:泡沫的影子浮现?
据多家券商消息,中芯国际、华虹公司、海光信息等两融折算率被降为0。
静态市盈率高达300倍以上的标的越来越多,华虹公司更夸张,585倍PE!
这些都是“牛股中的牛股”,如果券商全面收紧融资,对科创板影响不小。
目前科创板整体市盈率约260倍,这个水平已处高位。
但别忘了,很多“独角兽”还没上市,双创任务仍在进行中,科技牛还没走完。
什么时候泡沫才算破?铭哥认为,只有当出现标志性事件——比如大型融资、巨额IPO——那时或许才是拐点。
眼下还早,行情仍在延续。
七、消费降级、股市升温:冰与火的现实
国庆8天,8.88亿人出游,看似繁荣;但人均消费却倒退到2019年水平以下。
多数人选择短途、省钱式出行,只有少部分人去海外豪游。
这就是典型的“K型消费”:穷的更穷,富的更富。
从股市角度看,消费降级不是坏事,反而说明政策刺激空间还在。
未来如果再出消费促进政策,白酒、食品、旅游、汽车等方向可能迎来补涨。
短期虽冷,但别轻视它的反攻潜力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