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今天看到一个视频,应该是中国钢铁企业业内人士说了这么一段话:大致意思中国一年从澳洲进口4亿吨铁矿砂(实际7亿多,估计这4亿是说的力拓或者必和必拓其中一家的量),好望角规格18-20万吨的船就算20万吨一条算下来一天5船,澳洲到中国15天航程,装7天卸7天差不多要1个月,也就是说这条线上常年跑的船就要150条,结论就是:停不下,根本停不下,谈判就是做做样子,还是要买。
我谈下自己的观点:
咱们就说这一天5条船中国补不上这个缺口,澳大利亚就能补的上出口这个缺口?这就好像打牌,别只看自己的牌面,还要分析对手的牌面。我们退一步来说,假设现在中国周边出现一定规模冲突了,台海也好南海也好,你这一天5条船要不要停?你高炉要不要停?这就是底线思维,既然这样可以停,那么在暂时和平的时期,还可以有主动权的时候就不能停?我看未必。至于船的问题,船东是全世界的,没运量了各人想各人办法去,不行少建点多拆点,这不是就自然把铁矿石用量也降下来了。还是说,如果规模只往上走早晚是要崩的,这是宿命,但如果计划好,控制好的减少,在减少过程中增大自己的份额,这样才是最优解。
至于说其他国家替代产业链啥的,我还是说,人家能替代那就让他们去替代,慢慢建,等投产了再说,还是说劳动是人的天生的权力,咱不能把全世界活都干了,
我们进口资源是为了生产,生产是为了制造业,制造业很大一部分要出口,赚外汇,然后呢?既然想走人民币国际化这条路,那就不妨换个思路:通过人民币结算资源,回头出口一部分商品把人民币收回来,这就闭环了。这样中国少干点,价格提上去一些,也少受点诟病,岂不是大家都好。我知道听上去有些理想化现实远比这个复杂得多,但大框架差不多就是这样意思。
至于会不会有失业这些的,当然会有影响,但还是说就业问题是全球问题,中国失业澳洲就不失业了?欧洲就不失业了?北美就不失业了?那就中国的生活成本,如此高的住房自有率,如此发达的基础设施,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,那如果中国都解决不了,其他国家就能解决?在这种问题上,不敢于突破就总要干着出力不讨好的角色,没有大的挑战大家总喜欢按固有思路固有模式惯性使然。
最后我想说句英文一段话: If you can't leave a negotiation, don't even sit down。
祝大家健康,快乐,世界和平。
|
|